在泉州口腔医疗领域,有这样一位医生:他深耕牙科诊疗8年,完成超2000例牙齿修复,每天用精细操作帮助患者重获自信笑容。他就是泉州维乐口腔门诊部的主治医师——董龙福。
2016年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,董龙福医生便扎根临床一线。不同于追求学历光环的医学生,他更相信"技术源于实践"的理念。8年间,这位年轻的医生默默积累了丰富经验:亲手完成1000多例口内治疗,为患者安装超过2000颗义齿,逐渐在牙齿美容、矫正和种植领域形成独特的技术风格。
在维乐口腔的诊室里,董医生常被患者问到的就是:"我的情况能做美容修复吗?"作为口内综合科主诊医师,他擅长根据患者面部特征设计个性化方案。一位曾接受前牙贴面修复的患者回忆:"董医生反复调整了3次色号,直到牙齿颜色与我的肤色完全协调。"
在种植牙领域,董龙福注重骨量评估与咬合重建的配合。他习惯先用模型演示种植体位置,让患者直观理解治疗方案。而面对青少年矫正需求时,他总会预留充足时间解答家长疑问,细致解释不同矫治器的适应症。
"每颗牙齿都是独特的艺术品。"这是董龙福经常对实习生说的话。在完成一例复杂的全口种植修复时,他为确保咬合精度,曾连续5小时不离开手术椅。这种严谨作风使他成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备受认可的会员。
不同于追求速度的诊疗模式,董医生坚持"慢工出细活"原则。有位需要多颗牙修复的老人,治疗周期长达半年,但终获得的不仅是功能性,更是自然的微笑曲线。这种对细节的坚持,让许多复杂病例在他手中获得理想。
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岗,是董龙福雷打不动的习惯。他会仔细检查当天预约患者的病历,准备相应的器械。护士们都知道,这位医生的器械台永远摆放得整整齐齐,就像他对待每颗牙齿的态度。
在泉州维乐口腔的门诊部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董医生俯身调整灯光角度,只为更清楚地观察患者牙齿状况;或是用手机相册保存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,帮助患者直观看到变化。这些细微之处的用心,正是八年如一日精神的体现。
尽管已有丰富临床经验,董龙福仍定期参加新技术培训。去年他就专程学习了数字化微笑设计技术,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诊疗。在他看来,牙科医生的成长没有终点,只有不断突破技术边界,才能为患者更优质的服务。
如今,这位主治医师依然保持着每周复盘病例的习惯。那些记录详实的诊疗笔记,见证着2000多例修复背后的思考与成长。对于正在寻找牙科医生的泉州居民来说,董龙福医生用八年时间给出的,是一份值得信赖的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