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三明美达齿科的门诊室里,庄晓敏医生的总是从细致的术前检查开始。这位拥有10多年临床经验的口腔执业医师,习惯用温和的语气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,手指在口腔模型上轻轻滑动,标注出需要关注的区域。没有夸张的术语,只有实实在在的诊疗建议——这正是许多老患者信任她的原因。
2009年从第四大学口腔毕业后,庄晓敏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。跟随韩国延世大学Yang,choon-mo博士深造的经历,让她在种植牙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。"种植牙不是简单的'打钉戴冠'",她常对年轻医生强调,"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骨条件、咬合关系甚生活习惯。"这种严谨的态度,使她在2014年加入三明美达齿科后,陆续承担起种植前期沟通、二期修复等关键岗位的工作。
在美达齿科的展架上,整齐摆放着庄医生常用的修复材料样本。全瓷牙、烤瓷牙的色号卡被翻看得有些旧了,"每个患者都应该得到量身定制的修复方案"她边说边拿起比色板,"就像选衣服要合身,牙齿修复也要考虑牙龈色、邻牙色泽甚职业特点。"
有位教师患者让庄医生印象深刻。对方因前牙缺损影响发音,试戴临时修复体时,庄晓敏特意准备了课文让她朗读。"修复体厚度差0.3毫米就会影响齿音发音",经过三次调磨,终完成的修复体既了美观,又让患者找回了清晰的授课状态。这种对功能与美观的双重追求,正是她擅长的美学修复技术的核心。
全瓷牙修复是庄医生的另一项专长。她常用"透光性"这样具象化的比喻向患者说明材料特性:"好比阳光透过薄瓷碗的,好的全瓷牙会有自然的通透感。"门诊的照片里,能看到她制作的修复体与天然牙几乎融为一体,边缘密合度到肉眼难辨的程度。
在种植牙手术室,庄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:总要多备一套器械消毒包。"不是不相信消毒流程,是对患者多一重。"她主导的种植手术有个"三个确认"原则——确认影像资料、确认骨量测量、确认患者血压,这套流程让许多紧张的患者逐渐放松下来。
有位糖尿病患者的能体现她的判断。当检查发现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时,她果断推迟了种植计划,先协助患者调整血糖。"种植体就像小树苗,需要健康的土壤才能生根。"两个月后,当患者各项指标达标,手术顺利完成,术后X光片显示种植体位置得如同教科书示意图。
现在作为美达齿科的主管医师,庄晓敏依然保持着亲手为患者调整咬合的习惯。诊室里常备着不同口味的牙科蜡片,"让孩子选喜欢的味道,他们就不那么怕开口器了"。这种细腻的关怀,或许就是那些家长带着孩子跨越半个城区来找她的理由。
从医十余年,庄晓敏的手机相册里存得多的不是生活照,而是各种疑难病例的影像资料。"每解决一个复杂病例,就像解开一道数学题。"说这话时,她正在整理当天的诊疗记录,窗外的夕阳给白大褂镀上一层金边。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她用和耐心,守护着三明市民的口腔健康,一颗牙齿接着一颗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