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喝一口冰水突然感觉牙齿一阵刺痛,或者吃东西时某个牙齿总是不舒服,这时候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牙体牙髓出了问题。牙体牙髓病听起来有点,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很多人会遇到的口腔问题。
我们的牙齿可不是实心的,每颗牙齿内部都有一个空腔,里面装着牙髓。牙髓包含神经、血管和结缔组织,就像牙齿的"心脏"。而包裹牙髓的坚硬部分就是牙体,包括我们熟悉的牙釉质、牙本质等。当细菌突破牙体防御侵入牙髓时,就会引发牙体牙髓病。
牙体牙髓病常见的信号就是牙痛。这种痛很有特点:喝冷热水时突然的刺痛、晚上睡觉时莫名其妙的抽痛、吃东西时某个牙齿特别敏感。有些人不当回事,以为忍忍就过去了,结果疼痛可能突然消失——这不是好转了,而是牙髓可能已经坏死,问题反而更了。
其他症状还包括:牙龈起包流脓、牙齿颜色变暗、轻微敲击就有明显疼痛等。如果你有这些症状,建议尽快就医检查。
主要的原因就两个字——龋齿。刚开始可能是牙面上一个小黑点,慢慢发展成龋洞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细菌就会层层突破,终感染牙髓。除了龋齿,牙齿外伤、过度磨损、牙周病等也可能导致牙髓病变。
很多人以为"只要不疼就没事",这是一个的误区。牙齿问题往往是渐进发展的,等感觉到疼的时候,通常已经比较了。这也是为什么牙医总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。
医生一般会先问诊,了解疼痛的特点和病史。然后会做临床检查,包括:敲击测试、冷热测试、牙髓电活力测试等。必要时还会拍X光片或CBCT,看看牙根和周围骨质的情况。
这里要提醒大家,有些牙科诊所设备有限,可能只做简单检查就下结论。为了诊断,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
根据病变程度不同,治疗方案也不一样:
1. 间接盖髓术:适用于龋坏接近牙髓但还未感染的情况。医生会清除腐质后,在接近牙髓的位置放保护性药物,然后补牙。
2. 直接盖髓术:当意外露髓但牙髓健康时,可以在严格消毒下直接覆盖保护材料,保存活髓。
3. 根管治疗:这是常用的方法,适用于牙髓感染或坏死的情况。医生会清除感染的牙髓,消毒根管,后严密充填。现在的根管治疗已经可以做到基本,大家不用太恐惧。
4. 拔牙:当牙齿无法保留时,可能不得不拔除。不过现在拔牙都是后的选择,医生会尽量帮你保住天然牙。
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。如今的牙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治疗前都会进行局部麻醉,整个过程基本不会有疼痛感。可能有轻微不适,但在可承受范围内。治疗后可能会有几天敏感期,按医嘱护理很快就会。
经过规范治疗的牙齿,通常可以使用很多年。不过要注意:
- 治疗后建议做牙冠保护,尤其是后牙 -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- 避免用治疗过的牙齿咬食物 - 定期复查,一般每半年到一年一次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。做好以下几点,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:
1. 每天少刷牙两次,使用含氟牙膏,学会正确的巴士刷牙法 2.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3. 少吃高糖食物,吃完及时漱口 4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同时做口腔检查 5. 发现龋齿及时治疗,不要拖到疼了才去 6. 避免用牙开瓶盖、咬硬物等不良习惯
牙体牙髓病虽然常见,但只要及时规范治疗,都能取得不错的。重要的是破除"牙不疼不用看"的错误观念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。记住,对牙齿的健康投资,永远是划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