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乳牙迟早要换,出了问题也不用太在意。这个想法可要改改了。儿童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咀嚼功能,还可能影响恒牙发育甚面部骨骼成长。今天就和大家,怎么科学地守护孩子的牙齿。
别看乳牙只用6-10年,它们的作用可不小:
- 健康的乳牙才能孩子正常咀嚼,营养吸收跟得上
- 乳牙为恒牙预留位置,过早缺失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
- 前牙还影响着孩子发音学说话
临床发现,不少7-8岁孩子的牙齿问题,其实在3岁时就有征兆了。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定期检查,3岁后每半年看一次牙医。
误区一:含着奶瓶睡觉
夜间频繁的奶瓶喂养会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液中,特别容易导致"奶瓶龋"。建议1岁后逐渐戒除夜奶,改用吸管杯喝水。
误区二:拒绝窝沟封闭
很多家长担心材料性。其实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雨衣,能有效预防6-12岁儿童易发生的窝沟龋。正规医疗机构使用的都是树脂材料。
误区三:乳牙蛀了不用补
蛀牙会引起疼痛影响进食,还可能感染下方的恒牙胚。临床上见过太多因为拖延治疗,后要拔除乳牙的,孩子受罪不说,后续矫正费用更高。
1. 提前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,推荐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》
2. 次就诊尽量选择简单检查,建立信任感
3. 治疗时家长保持平静,紧张情绪会传染给孩子
4. 准备小奖励,但不要用"不痛"这种可能失实的
0-3岁:家长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,出牙后就可以涂氟
3-6岁:培养刷牙习惯,建议使用含氟牙膏(豌豆大小)
6-12岁:重点关注六龄齿窝沟封闭,矫正干预的佳窗口期
1. 看诊室环境:是否有儿童友好的装饰和玩具
2. 观察沟通方式:能否用孩子理解的语言交流
3. 了解镇痛措施:是否有轻柔的局麻方式如仪
后提醒各位家长,儿童口腔问题的防治关键在"早"。建议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检查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。毕竟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,对孩子也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