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牙齿健康问题。根据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%以上。面对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,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牙齿?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。
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:等孩子牙齿出问题了再去看医生。实际上,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孩子长出颗乳牙后6个月内,就应该进行次口腔检查。晚不要超过1岁。早期检查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还能让牙医指导家长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。
记得我家侄子3岁时次看牙医,医生发现他有两颗牙存在轻微的釉质发育不全问题。幸亏发现得早,通过简单的氟化物治疗就解决了。如果拖到龋坏才发现,可能就要付出更大的治疗代价了。
儿童牙齿问题主要分为几大类:一是龋齿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;二是牙齿排列不齐;三是牙齿外伤;四是牙齿发育异常。其中龋齿是普遍的问题,而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乳牙龋齿的危害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乳牙龋坏不仅会影响咀嚼功能,还可能导致恒牙发育异常、影响面部骨骼发育,甚造成心理问题。所以千万不能抱持"乳牙迟早要换"的错误观念。
现在的儿童牙科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治疗体系:
1. 预防性治疗:包括窝沟封闭、涂氟等,能有效预防龋齿发生;
2. 保守治疗:针对轻微龋坏的补牙、安抚治疗等;
3. 根管治疗:对感染的乳牙进行保牙治疗;
4. 早期矫治:针对牙齿排列和颌骨发育异常的干预;
5. 全麻治疗:适用于低龄儿童或多颗牙需要治疗的情况。
具体采取哪种治疗方案,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评估。
首先要选择一个的儿童牙科诊所。儿童牙医都接受过专门培训,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。其次要做好心理准备,提前几天就可以通过绘本、动画等方式,让孩子了解看牙是怎么一回事。
就诊当天要注意:
- 提前15分钟到达,让孩子适应环境;
- 穿着舒适的衣服;
- 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安抚物;
- 治疗后遵医嘱护理。
预防永远胜于治疗,儿童牙齿健康更需要家长的日常:
1. 正确的刷牙方法: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牙膏,3-6岁用豌豆大小,每天少两次;
2. 控制甜食摄入:特别要注意黏性糖果和碳酸饮料;
3. 定期检查:每3-6个月到牙医那里报到一次;
4. 及时更换牙刷:建议每3个月换一次。
随着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牙齿矫正问题。但有几个常见误区需要澄清:
误区一:必须等到12岁才能矫正。实际上,有些情况需要在7-9岁就开始干预;
误区二:矫正只是为了美观。牙齿排列不齐会影响咀嚼、发音,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;
误区三:矫正一定要戴"钢牙"。现在有很多隐形矫治的选择,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。
儿童牙齿健康关乎一生,希望每位家长都能重视起来。记住,预防胜于治疗,越早干预越好。如果您的孩子还没有建立口腔健康档案,建议尽快儿童牙科医生进行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