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中老年朋友缺牙后,吃饭嚼不烂、说话漏风,连笑容都变拘谨了。去医院,常听到"义齿"这个名词。究竟什么是义齿?它适合哪些人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话,把这件事说清楚。
义齿就像能自己摘戴的"假牙套装",由人工牙和基托组成。它有三个明显特征:1)可以自行取戴清洗;2)依靠金属钩或吸附力固定;3)价格相对亲民。不同于种植牙需要手术,也不同于固定桥要磨邻牙,它对牙龈和邻牙的要求相对宽松。
临床中常见三类适用人群:一是缺失多颗牙的老年人;二是牙槽骨条件不适合种植的患者;三是需要过渡性修复的缺牙者。比如张阿姨缺了7颗牙,牙骨薄,血压偏高,医生就建议先用义齿咀嚼功能。
刚开始戴可能会觉得嘴里有异物感,说话稍显大舌头,这都是正常现象。建议先吃软食,每天佩戴时间从2小时逐步增加。多数人1-2周就能适应,就像当年戴眼镜一样,需要给口腔肌肉记忆时间。
记住"三要三不要":饭后要取出冲洗,睡前要浸泡清洁,每半年要复查调整;不要用热水烫,不要用牙膏刷,不要戴着睡觉。特别提醒,长期不清洁容易滋生白色,可能引发义齿性口炎。
普通树脂基托的义齿约2000-4000元,钴铬合金支架的4000-8000元,维他灵等弹性支架在6000-10000元。价格差异主要来自材料和技术,建议根据口腔条件和预算,与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。
如果出现持续压痛、牙龈溃烂、挂钩断裂,或是使用3年以上出现松动,都需要及时复诊。就像鞋子穿久了会变形,牙槽骨吸收后义齿也需要调整或更换,千万别将就着用。
保养得当的情况下,一般使用3-5年就需要检查评估。这不是质量问题,而是因为口腔环境会变化。就像再好的皮鞋也需定期保养,义齿也需要维护才能用得久。
如果考虑给父母配义齿,建议注意三点: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优先考虑轻便材质,预留2-3次调改时间。很多孝顺的子女不知道,其实次取模后还需要试戴调整,这不是医生技术问题,而是精修的必要步骤。
义齿虽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案,但确实是性价比高的功能性修复。关键是要放平心态,把它当作协助生活的工具,而不是追求的替代品。有任何疑问,靠谱的方式还是当面口腔修复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