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牙缝里总卡着菜叶?这可能不是牙刷的错,而是你的牙齿在发出求救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基础体检",洁牙早已不是新鲜事,但关于它的误解却从未停止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。
很多人觉得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,这是个美丽的误会。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那些躲在牙缝深处、牙龈边缘的牙菌斑,会在48小时内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。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这些坚硬的小石头会不断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,终演变成牙周病。洁牙仪器能通过超声波震动,把这些"钉子户"清理得干干净净。
这是常被问及的问题。正规操作的洁牙就像给牙齿做SPA,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头在牙齿表面高频震荡,震碎的是牙结石而非牙釉质。有些人洗牙后出现敏感,其实是因为之前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了出来,这种不适通常1-2周就会消失。提醒大家,街边小诊所几十元的"快速洁牙"才真正可能伤牙。
要分清清洁和美白的区别。洁牙主要去除的是外源性着色(比如烟渍、茶渍)和牙结石,牙齿本来的颜色,就像擦掉玻璃上的水垢。如果是四环素牙等内源性变色,还需要配合冷光美白等手段。不过很多人洗完牙觉得牙齿变白了,其实是去除了长期积累的污渍。
每天喝咖啡的上班族、长期抽烟的人、正在矫正牙齿的青少年、孕期女性以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都应该把洁牙列入健康管理清单。特别是糖尿病患者,口腔更容易滋生细菌,建议每3-4个月检查一次。记住,没有"适合所有人的洁牙周期",具体频率要由牙医根据你的口腔状况来决定。
洗牙前好先吃些东西,因为术后1-2小时不宜进食。过程中可能有轻微酸胀感属于正常现象,如果实在敏感可以要求医生调整功率。术后24小时内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,使用感牙膏能缓解不适。有人反映洗牙后牙缝变大,这恰恰说明原先的牙结石已经造成了牙龈萎缩,早发现反而是好事。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道防线,每年花1-2次半小时给牙齿做深度清洁,远比日后花大价钱治疗牙周病来得明智。下次看见刷牙时水池里的血丝,别急着换牙刷,先预约个洁牙检查吧。毕竟,再贵的牙膏也解决不了牙结石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