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疼痛、敏感甚牙龈肿胀,可能是牙体牙髓病的信号。作为常见的口腔问题,牙体牙髓病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还可能引发全身健康风险。但很多人对它的治疗存在误解,甚因恐惧而拖延就医。今天,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讲讲牙体牙髓病治疗那些事。
简单来说,牙体指牙齿硬组织(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,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"活组织",包含血管和神经。当蛀牙、外伤或磨损导致细菌侵入牙髓,就会引发炎症,表现为剧烈疼痛或冷热敏感。如果不及早处理,感染可能扩散牙根周围,甚导致牙齿脱落。
很多人听到"根管治疗"就头皮发麻,其实现在的牙科技术早已不同往日。以常见的根管治疗为例,全程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绝大多数患者反馈"比补牙还轻松"。医生会先用显微镜定位感染部位,再用精细器械清理坏死组织,后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封闭根管。整个过程通常1-2次即可完成,术后牙齿还能正常使用多年。
1. 早期龋齿:小范围蛀牙只需简单补牙,用树脂材料一次完成; 2. 中度感染:深龋接近牙髓时,可能需要间接盖髓术保护牙髓活力; 3. 炎症:根管治疗是保留天然牙的后机会,超90%; 4. 无法保留的牙齿:拔牙后需及时考虑种植或桥体修复。
做完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。建议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咬硬物,定期用含氟牙膏护理。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相对脆弱,好做个牙冠保护。重要的是每半年洗牙检查一次,很多复发问题都能在早期被发现。
治疗费用根据难度浮动,普通补牙在300-800元,根管治疗前牙约1000-2000元,后牙因操作复杂会更贵些。比起后期修复的花费,早治疗反而更经济。部分可报销基础项目,具体可当地医院。
× "不疼就不用治"——牙髓坏死时疼痛会消失,但感染仍在继续; × "根管治疗导致生病"——规范的消毒流程不会影响全身健康; × "治疗完牙齿就死了"——牙根周围的营养供给依然存在。
如果近期有牙齿隐痛、夜间痛醒或牙龈起包的情况,建议尽快拍片检查。现代牙科有很多技术,越早处理,花的钱越少,受的罪也更小。记住,能保留的天然牙永远是好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