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糖牙疼、喝冰水发酸、照镜子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……如果你有这些症状,八成是龋齿找上门了。很多人觉得"小洞不补大洞吃苦"是吓唬人的话,但作为见过上千例龋齿病例的从业者,我必须告诉你:牙齿上的小黑点就像定时炸弹,放任不管真的会毁掉整颗牙。
先说说龋齿是怎么一步步毁掉牙齿的。阶段是浅龋,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或小黑点,这时候完全没感觉,但细菌已经在牙釉质上开派对。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阶段不当回事,错过了佳治疗时机。
发展到中龋时,细菌已经突破牙釉质到达牙本质,这时候吃冷的、热的、甜的食物就会突然刺痛。上周就遇到个大学生患者,喝奶茶时疼得直跺脚,检查发现龋坏已经接近牙髓。
可怕的是深龋阶段,细菌攻陷牙髓引发剧烈疼痛,半夜疼到睡不着的大有人在。这时候单纯的补牙可能不够,需要做根管治疗,费用和时间成本都翻了好几倍。
现在主流的补牙材料有四种,各有优缺点:
1. 银汞合金:便宜的选项,结实耐用,但黑乎乎的不美观,现在用的越来越少。适合后牙隐蔽位置。
2. 玻璃:能释放氟化物防蛀,对牙髓刺激小,适合儿童和牙颈部缺损。不过强度稍差,容易磨损。
3. 复合树脂:常用的材料,颜色可以调成和真牙一样,前牙修复。但操作技术要求高,价格中等。
4. 嵌体/高嵌体:用陶瓷或黄金定制,结实又美观,适合大面积缺损。当然价格也是贵的,相当于普通补牙的3-5倍。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不知道要经历什么,下面就说说不吓人的补牙流程:
医生会先用小镜子检查,可能拍个牙片看龋坏深度。确定方案后会打麻药(浅龋可能不用),现在都是超细针头,疼痛感比抽血轻多了。
去腐阶段会闻到微微的焦糊味,这是钻头清除蛀牙组织的正常现象。全程可以举手示意休息,医生会根据你的耐受度调整节奏。
后一步是填充材料,光固化树脂需要每层照蓝灯硬化。完成后医生会帮你调整咬合,确保补牙材料不会硌着不舒服。
很多人以为补完牙就万事大吉,其实术后护理同样重要:
- 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
- 如果发现咬合不适,72小时内要回去调整
- 改用含氟牙膏,配合牙线清理邻接面
- 少吃黏性大的食物如年糕、太妃糖
- 每半年检查一次补牙材料是否完整
"补牙会越补洞越大"——这是无良医生用劣质材料导致的,规范操作只会去除腐坏部分。
"怀孕不能补牙"——孕中期(4-6个月)是的治疗期,拖着不治反而风险更大。
"补完牙就不会再蛀"——补牙材料边缘也可能发生继发龋,维护不好照样会坏。
确实有极少数情况可以暂缓补牙:釉质浅龋没形成明显龋洞的,可以通过涂氟促进再矿化;智齿发生龋坏但位置不正需要拔除的;老年人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治疗的。但这些都需要医生评估,千万别自己判断。
后提醒大家,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省钱省事的选择。上次有位患者花300块补好了初期龋齿,而她同事拖到需要做根管治疗,前后花了3000多还遭罪。你的牙齿值多少钱,其实就取决于你什么时候走进诊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