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总出血?照镜子发现牙龈有点红肿?千万别以为这是小问题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深耕十年的从业者,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忽视这些信号,后不得不花大价钱做复杂治疗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话,跟大家这个藏在口腔里的健康警报——牙周病。
记得上周有位28岁的设计师来,她说总觉得口气重,咬苹果会留下血印。检查后发现,她的牙周袋深度已经达到5mm,属于中度牙周炎。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,以为牙龈出血是熬夜或上火导致的。但是:健康的牙龈就像紧密的"高领毛衣",而发炎的牙龈变成"宽松的圆领",细菌就能轻松钻进去搞。
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:晨起嘴里发黏、刷牙时粉色泡沫、牙龈偶尔胀痛。等发展到吃东西无力、牙齿松动时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翻倍。建议大家养成对着镜子观察牙龈的习惯,正常牙龈应该是淡粉色,像橘子皮一样有细密的小点。
经常遇到患者抱怨:"我每年都洗牙,怎么还会得牙周炎?"这里要澄清一个关键点:常规洗牙只能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,而真正的牙周治疗需要处理牙龈下面的菌斑。就像打扫房间,洗牙是擦地板,而龈下刮治是要清理地毯下面的灰尘。
治疗过程其实没有想象中可怕:
1. 先做检查,用探针测量每颗牙的"牙周袋"深度
2. 根据程度选择治疗方案,可能包括超声波清洁、手工刮治等
3. 配合使用抗菌漱口水,一般3-6个月复查
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深度SPA,现在都有舒适化治疗选项,怕痛的朋友可以提前沟通。
与其等了去医院,不如平时做好这些事:
• 换成小头软毛牙刷,像握笔一样斜45度刷牙龈沟
• 牙线不是可选品,而是必需品!每晚用时保持"C"字形包绕牙齿
• 漱口水要选不含酒精的,就像护肤不能天天用去角质产品
特别提醒爱喝咖啡的上班族:每天下午用清水漱口30秒,能减少色素沉积。还有个小妙招,用食指牙龈,从前往后打圈,每次2分钟,促进循环。
Q:治疗一次就能好吗?
A:像需要持续管理,轻度一般需2-3次,中重度可能要4-6次随访
Q:会不会让牙缝变大?
A:其实是被牙龈肿胀掩盖的原有缝隙,就像消肿后脸看起来变小
Q:孕妇能做治疗吗?
A:怀孕中期(4-6个月)是佳时机,可降低早产风险
Q:治疗完能马上吃东西吗?
A:建议等2小时后,先从温软食物开始,避免刺激
Q:能报销吗?
A:基础洁治部分可报销,深度治疗需自费,具体当地政策
见过60岁还拥有一口好牙的阿姨,也见过30岁就开始种牙的年轻人。差别就在于对待牙龈问题的重视程度。牙周治疗不像美白那样立刻,但它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能否用自己的牙齿吃饭。
建议25岁后每年做次牙周检查,就像女性定期做乳腺检查一样重要。记住:在牙医眼里,没有"老了就会掉牙"这回事,那都是长期忽视的后果。如果你正犹豫要不要治疗,不妨先做个简单自测:用舌尖舔舔牙齿,能明显感觉到牙根暴露吗?
健康的口腔环境,才是好的医美。毕竟再精致的妆容,也抵不过自信灿烂的真牙笑容。关于牙周治疗还有任何疑问,欢迎随时留言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