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闺蜜捂着半边脸找我诉苦:"昨天喝冰奶茶突然疼到冒冷汗,牙医说蛀了个大洞必须补,现在听到电钻声腿都发软…"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类似的恐惧。今天我就用10年医美编辑的经验,带你了解补牙全过程,看完这篇文章,你可能会发现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可怕。
1. 什么时候必须补牙? 吃冷热食物突然酸痛、牙齿出现黑线或凹坑、甚能看见明显的牙洞,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该去看牙医了。千万别等到深夜牙痛到撞墙才后悔。
2. 补牙材料怎么选? 现在主流的有树脂(300-800元)、玻璃(200-500元)和嵌体(1500元以上)。前牙建议选接近牙色的树脂,后牙用耐磨的玻璃更经济实惠。
3. 过程到底疼不疼? 现代麻药技术已经能做到全程,打麻药时像被蚂蚁夹一下,后续操作只有器械触碰的感觉。特别敏感的人可以要求医生先涂表面麻醉膏。
4. 补牙能管多久? 维护得当通常能用5-8年,但经常咬硬物或清洁不到位可能2-3年就需要修补。我见过久的是用了12年还没换。
5. 能报销吗? 基础材料可以部分报销,但美观性更好的进口材料需要自费。建议提前和医院确认,医院报销比例通常更高。
去年发现大牙有个小黑点,医生说是早期龋齿。整个补牙过程不到半小时:先给牙龈抹上草莓味的麻醉膏,5分钟后打麻药基本没感觉。去腐时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道,但完全不会痛。后用蓝光固化树脂,医生还帮我调整了咬合高度。
意外的体验是,补完牙护士递给我一面镜子:"要看下补牙吗?"原来现在补牙都能做到完全看不出修补痕迹,这技术比十年前进步太多了。
1. 街边"快速补牙"慎选 见过有人图便宜在小诊所补牙,结果半年后引发牙髓炎,治疗费翻了好几倍。正规机构都会先拍片判断龋坏深度。
2. 杀神经≠必须做牙冠 有些机构会过度治疗,其实浅龋补牙就行。如果医生没检查就直接说要根管治疗,建议换家医院看看。
3. 补牙后别急着大吃大喝 树脂完全硬化需要24小时,当天好别喝咖啡、红酒等容易染色的饮品,也别用补牙侧啃骨头。
学会巴氏刷牙法,每天少刷两次;牙线比冲牙器更能清洁补牙边缘;每半年洗牙时让医生检查补牙材料是否老化。我认识一位牙医自己20年前补的牙还在用,秘诀就是坚持用含氟牙膏和定期检查。
后提醒大家:牙齿问题永远是预防大于治疗。少吃黏性糖果,饭后漱口,每年花200块洗次牙,可能省下未来上万的种植牙费用。如果这篇文章帮你消除了补牙恐惧,记得分享给同样怕看牙的朋友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