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刷牙时总觉得后槽牙有个小洞,吃点甜的就会酸软。趁着周末,我走访了几家北京的口腔机构龋齿填充。作为经历过三次补牙的"老患者",今天我的真实经历。

那天吃冰淇淋时牙齿突然刺痛,照着镜子才发现白齿上出现了褐色斑点。牙科医生告诉我,这就是龋齿的早期症状。如果及时处理,通常只需要简单清理后填充树脂材料。但若拖延到出现明显牙洞,可能就需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在选择填充材料时,医生展示了三种常见选择:复合树脂、玻璃和银汞合金。现在多数医院都推荐复合树脂,因为颜色接近真牙,坚固度也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。考虑到美观问题,我终选择了纳米树脂材料。

躺上治疗椅后,医生先用小镜子仔细检查了每颗牙齿。在确认需要处理的部位后,开始了局部麻醉。现在的麻药注射器都特别细,只有轻微的刺痛感。
清除腐质时能听到器械工作的声音,但完全不会疼痛。医生手法很轻柔,每操作一会儿就会询问我的感受。除去腐坏组织后,开始对牙面进行酸蚀处理,这是为了让填充材料更牢固地附着。
关键的填充环节用了分层固化技术。医生将树脂材料分层填入窝洞,每填充一层就用蓝光照射使其硬化。这个过程需要非常耐心,才能确保填充物与牙齿贴合。

刚补完牙的两小时内不能进食,当天建议吃温软的食物。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医生叮嘱的注意事项:避免用新补的牙齿啃硬物,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,定期检查填充体状态。
现在使用半年多,填充的牙齿没有任何不适。重要的是养成了每半年检查一次的习惯,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的龋齿问题。

通过这次经历,我觉得选择口腔机构时要重点考察这几个方面:查看机构的执业资质,了解医生团队的背景,观察诊疗环境的卫生状况,确认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标准。
现在很多正规机构都初诊,可以先去了解。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治疗方案,不必盲目追求贵的项目。
牙齿健康需要长期维护,及时处理小问题才能避免日后更复杂的治疗。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到正在为龋齿烦恼的朋友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