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听到朋友说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,"洗牙特别疼",作为在医美行业工作10年的老编辑,我必须负地告诉你:这些全是误会!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洗牙这件事,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牙医都建议每年洗一次了。
很多人以为洗牙就是用电动牙刷深度清洁,其实完全不是。洗牙叫法是「龈上洁治」,洗的是平时刷牙搞不定的牙结石。这些黄褐色的小硬块就像水壶里的水垢,日积月累藏在牙龈边缘,用指甲都抠不下来。我认识的口腔医生常说:"再贵的电动牙刷也刷不掉石头,就像洗衣粉洗不干净结块的锅底"。
上周陪闺蜜去补牙,亲眼见到个20多岁小伙子的牙片——牙龈下的牙结石已经把牙槽骨吃掉三分之一。医生说他再晚半年来看,门牙可能就要保不住了。这不是吓唬人,牙结石里的细菌会产生,像蚂蚁啃堤坝一样慢慢牙齿地基。很多人牙缝变大以为是洗牙造成的,其实是牙结石撑开的缝被清理后暴露出来了。
1. 预防牙周病:就像定期清理下水道,牙结石清除了牙龈才不会发炎流血
2. 清新口气:牙结石上附着的细菌是口臭的重要源头
3. 省下看牙钱:早期洗次牙几百块,等了做牙周治疗要上万
4. 牙齿显白:去掉牙结石和色素沉积,牙齿能本色
5. 及时发现口腔问题:洗牙时医生能提前发现龋齿等隐患
误区一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
现在正规机构都用超声波洁牙机,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就像用声波震碎玻璃杯上的冰块,对牙齿本身没有伤害。
误区二:洗完牙会敏感
刚洗完确实可能有几天敏感,这是因为原来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了。就像冬天突然脱掉棉袄会冷,给牙齿一周适应期就好,可以用感牙膏缓解。
误区三: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
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牙龈下3mm的盲区,这些死角就像衣柜顶层的灰尘,必须工具才能清理干净。
经常抽烟喝茶的朋友要注意,色素沉积会比较快;戴牙套的小伙伴因为清洁死角多,好3-6个月检查一次;孕妈妈们更要在孕中期安排洗牙,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炎。我表妹怀孕时没听劝,结果月子期间牙龈肿得吃不下饭,现在特别后悔。
说实话,牙龈健康的人洗牙就像用指甲轻刮牙齿表面,顶多有点酸。但如果是多年没洗牙的人,遇到牙龈发炎的情况,确实会有类似打针的刺痛感。现在好多机构都有舒适洁牙选项,怕疼的可以提前说,医生会调整功率或敷表面麻醉。
记得当天别喝浓茶、咖啡这些容易染色的饮品,就像刚擦干净的白墙要小心维护。近三天刷牙可以用温水,吃的东西别太冷太热。我同事老张洗完牙跑去吃火锅,结果酸爽得直拍大腿,大家可别学他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基础的口腔保健。就像汽车要定期换机油,牙齿也需要维护。看完这篇文章,希望你能放下顾虑,给自己约个洗牙。毕竟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