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在刷牙时发现牙膏沫里混着血丝?咬苹果留下粉红齿印?先别急着归咎于上火!作为口腔健康"隐形"的牙周病,正在悄悄腐蚀你的牙槽骨。今天就带你看清这个发病率高达90%的口腔疾病真面目。
早上刷牙出血不一定是牙刷太硬,更可能是牙龈在。牙周病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,这时细菌仅侵蚀牙龈组织。若放任不管,就会发展成牙周袋形成、口臭加重,终导致牙齿松动移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炎细菌会通过循环影响全身。已有研究证实,重度牙周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25%,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以控制。孕妇患牙周炎还可能引起早产儿低体重。
误区一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。事实上牙缝是已被的牙周组织留下的空隙,洗牙能阻止病灶扩大。误区二:"牙龈出血用止血牙膏就行"。这就像用创可贴贴化脓伤口,治标不治本。误区三:"等牙松了再治也不迟"。到牙齿松动阶段,牙槽骨吸收往往超过1/3,治疗大扣。
规范的治疗流程应该是:行全口牙周检查评估,通过牙周探诊确定病灶程度。轻度患者通过洁治术(洗牙)配合抗菌漱口水即可控制,中重度则需要龈下刮治甚牙周手术治疗。
1.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坚持3分钟
2. 牙线使用要像系鞋带一样成为肌肉记忆
3. 每半年做一次洁牙,相当于给牙齿做体检
4. 戒烟限酒,这两样会加速牙槽骨流失
5. 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监控牙周健康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正畸患者、孕妇、更年期女性等特殊人群,牙龈更易受激素变化影响,建议缩短口腔检查间隔3-4个月。
判断牙周治疗是否,关键看三点:一是是否配备牙周探针等器械,二是医生操作前是否进行的牙周检查评估,三是治疗后是否有系统的维护计划。目前规范的牙周治疗包含四个阶段:基础治疗、手术干预、修复治疗、终生维护。
如果发现牙龈出血持续两周以上,或出现牙齿咀嚼无力等症状,建议尽快到具备牙周专科的医疗机构就诊。早期干预不仅能节省治疗费用,更重要的是能保住天然牙齿。
记住:对待牙周病就像对待高血压糖尿病,需要终身管理。今天的忽视,可能会让明天付出更高代价。保护好牙周组织,就是为晚年生活质量投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