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听起来,其实离我们很近。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:喝冷水时牙齿突然刺痛,或者晚上睡觉时牙疼得睡不着?这些都可能是牙体牙髓病的信号。今天我们就用简单的方式,帮你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。
轻度的牙体牙髓问题,通常还局限在牙齿表面。常见的就是牙齿敏感,遇到冷热酸甜会有短暂刺痛。这种情况大多是牙釉质受损导致的,比如长期横向刷牙造成的楔状缺损,或者爱吃酸性食物导致的牙齿表面腐蚀。
以下几种情况属于轻度问题: 1、疼痛是短暂的,刺激消失后痛感立即减轻 2、牙齿外观可能看到小的黑点或浅龋 3、夜间不会自发疼痛,不影响睡眠 4、咬东西时没有明显不适感
这个阶段的问题相对好解决,一般通过补牙或者治疗就能改善。关键是及时发现,不要拖到问题加重。
当问题发展到牙髓时,情况就多了。牙髓是牙齿内层的软组织,一旦感染会引发剧烈疼痛。以下几个信号说明可能已经伤及牙髓:
1、疼痛持续时间长,甚没有刺激也会疼 2、夜间疼痛加剧,经常影响睡眠 3、咬东西时疼痛明显,不敢用患牙咀嚼 4、可能伴随牙龈肿痛或面部肿胀 5、牙齿变色,出现灰黑色改变
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做根管治疗,也就是俗称的"杀神经"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感染可能扩散到根尖,引发更的炎症。
了解致病原因才能更好预防。主要的三个诱因是:
1、龋齿:小洞不补,大洞受苦。龋齿不及时处理会一路向牙髓发展。 2、牙外伤:摔倒磕碰导致的牙齿裂纹或缺损,可能直接伤及牙髓。 3、牙齿磨损:夜磨牙、咬硬物等长期机械磨损会逐渐逼近牙髓腔。
特别提醒:有些人觉得不疼就不用管,这是误区。牙髓有自我修复能力,但当它""时,可能已经发展到不可逆阶段。
根据病情轻重,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:
1、对于浅龋:直接充填治疗,也就是补牙,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。 2、中度龋坏:可能需要垫底后再充填,保护接近牙髓的部分。 3、深度感染:需要做根管治疗,通常需要2-3次就诊。 4、损坏:当牙齿结构时,可能需要拔除后修复。
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能让治疗过程舒适很多。比如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更地清理感染,提高。
预防胜于治疗,几个实用小技巧:
1、使用含氟牙膏,每天刷牙两次,每次少2分钟 2、牙线必不可少,能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 3、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早处理 4、少吃粘性大的甜食,吃完及时漱口 5、避免用牙齿开瓶盖、咬硬物等危险动作
如果已经出现症状,建议尽快就诊。早期治疗不仅省时省钱,也更好。记住: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,这句老话说的就是忽视口腔健康的代价。
特别提示:儿童、孕妇和老年人要更加注意口腔健康。这些人群的牙齿问题发展往往更快,及时干预尤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