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42岁做的全口瓷贴面修复,如今整整10年过去了。如果让我重新选择,我依然会做牙齿修复,但一定会更谨慎地挑选医生——这是我用十年时间悟出的道理。
当时我的前牙因为长期喝咖啡已经泛黄,门牙还有轻微缺损。了三家机构后,我选了报价便宜的那家。现在回想起来,问题就出在这个决定上。虽然目前我的牙齿外观保持得不错,但确实遇到了些小麻烦。
刚做完瓷贴面那半年,我直观的感受就是牙齿变得敏感。喝冰水时会突然刺痛,这个症状大概持续了8个月才慢慢消失。医生后来说,这是因为备牙时牙釉质被磨除导致的。
另一个比较困扰的问题是牙龈边缘偶尔会发炎。特别是熬夜或者身体免疫力下降时,贴面与牙龈接缝处会出现红肿。现在我养成了用冲牙器的习惯,配合牙医推荐的抑菌漱口水,基本能控制住炎症。
让我意外的是咬合力的变化。有次吃夏威夷果时,突然听见"咔"的轻微响声。后来检查发现是右侧贴面有细微裂纹。现在我都避免直接啃苹果这类硬物,改用水果刀切块吃。
现在我的瓷贴面仍然保持着不错的光泽度,但仔细看会发现边缘处有极细微的颜色渗透。毕竟10年间喝了无数杯红茶咖啡,这种程度的着色已经很理想了。
有个细节可能很多人没注意:牙齿修复后会改变发音方式。我花了三个月才适应"f""v"这类唇齿音的发音位置,刚开始说话会有点漏风感。不过现在完全听不出来了。
值得欣慰的是,十年前担心的"假牙感"完全没有出现。就连我的牙医都说,我现在的牙齿既保留了自然纹理,又比原生牙更整齐白皙。每次同学聚会,总有人问我在哪做的修复。
1. 不要单纯比价格。我当时省下的钱,后来都花在定期维护上了。建议重点考察医生的美学设计,看看他完成的修复体边缘过渡是否自然。
2. 预留充足时间。我现在很后悔当时急着三天内完成备牙和戴牙。后来才知道规范的修复应该先戴临时冠观察1-2周,让牙龈充分适应。
3. 做好长期护理准备。牙齿修复后更需要每年洗牙,我现在的牙医要求每半年复查一次咬合情况,及时调整能大幅延长使用寿命。
后想说,40岁做牙齿修复确实不算早。但看着镜子里整齐洁白的牙齿,这十年来的小心维护都是值得的。关键是要找到真正懂美学修复的医生,他们能把"假牙"做出"真牙"的灵动感。
如果你正在考虑牙齿修复,建议先找三家以上机构面诊对比方案。我当时就是太着急做决定,现在看到朋友在医生那里做的修复体,边缘处理确实比我的精细很多。记住,好的牙齿修复应该是二十年的事情,不是两天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