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,可能正是牙周病发出的早期警告。作为我国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超过80%的35岁以上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侵蚀牙齿健康的"隐形"。
简单说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染。就像房子地基被慢慢掏空,初期只是牙龈发炎,继而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年,正因其发展缓慢,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
当你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,就该提高警惕了:刷牙出血不止是"上火",持续口臭不单是肠胃问题,牙龈红肿消退后又反复,牙齿忽然对冷热敏感,甚发现牙齿好像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。更时会出现牙齿移位、咀嚼无力等情况。
每天抽烟超过10支的人患病风险增加3倍,糖尿病患者感染几率是常人2-3倍。孕期女性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而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、免疫抑制剂也会影响口腔环境。当然,重要的还是日常清洁不到位这个共性因素。
早期治疗其实很简单:洗牙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就能控制。但若发展到中晚期,就需要做龈下刮治甚牙周手术。值得注意的是,牙槽骨一旦流失就无法自然再生,所以越早干预越好。临床上常见患者因害怕治疗而拖延,终付出更高代价的。
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少有效刷牙两次;牙线要像用牙刷一样成为习惯;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;控制烟酒等刺激性食物;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更要注腔护理。记住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
"洗牙会不会损伤牙齿?"操作不会伤牙釉质。"治疗很疼吧?"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择。"治疗后能维持多久?"这取决于日常维护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牙齿健康不是小事,它直接影响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简单归咎于"牙刷太硬",这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:该给牙齿做个检查了。毕竟,再好的种植牙也比不上原装的好用,您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