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,反应是"上火"或"牙刷太硬",其实这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病就像沉默的牙齿,初期不痛不痒,等出现松动时往往已到中晚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问题。
1. 刷牙时牙龈出血,尤其是持续两周以上
2. 牙龈颜色变深红或紫红色
3. 牙齿看起来变长(其实是牙龈萎缩)
4. 口腔异味难以消除
5. 咬硬物时牙齿有轻微晃动感
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现在很多口腔门诊都有牙周探诊检查,过程简单,5分钟就能知道牙龈健康状况。
基础治疗:适合轻中度患者,医生会用特殊器械清除牙龈下的牙结石和菌斑。很多人担心会疼,其实现在有舒适化治疗技术,配合表面麻醉几乎无感。
激光辅助:对于较深的牙周袋,激光能杀菌同时促进牙龈修复。相比传统方式,愈合时间能缩短1/3。
手术治疗:针对病例,可能需要做牙龈移植或骨再生手术。不过别被"手术"吓到,现在都是微创操作,术后2-3天就能正常饮食。
市场上牙周治疗价格从几百到上万不等,建议注意:
1. 先做检查再报价,拒绝"打包价"
2. 查看消毒设备,包装器械
3. 要求术前术后对比照片,可视化
普通洁牙一般在200-500元,深度刮治按区域收费,单区价格通常在300-800元。记住,价格异常低廉的可能只是普通洁牙冒充治疗。
1.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每天2次
2. 牙线使用要到位,特别是后牙区域
3. 吸烟人群要控制,尼古丁会加速牙龈萎缩
4. 每3-6个月做一次维护
很多人治疗后觉得"一劳永逸",其实牙周病就像慢性病,需要长期管理。有位40岁的患者治疗后坚持每年复查,10年过去了牙齿依然稳固如初。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: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暴露了
"治疗一次就能":需要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维护方案
"年轻人不会得牙周病":临床发现20多岁病例逐年增多
现代人饮食精细、生活压力大,牙周病有年轻化趋势。30岁后建议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,就像给牙齿做体检。
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工具,而牙龈就像土壤保护着牙齿。早发现早治疗,牙周病完全可以控制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简单归咎于牙刷问题,花半小时做个检查,可能就避免未来数万元的种植牙费用。记住,对待牙龈问题,永远不要"等等看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