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别以为只是"上火",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70%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多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简单说就是支撑牙齿的"地基"出了问题。就像房子地基不稳会倒塌一样,牙周病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这个过程往往不痛不痒,等发现时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
1. 牙龈炎阶段:刷牙出血是明显症状,牙龈会轻微红肿。这时及时治疗可以完全。
2. 早期牙周炎:牙龈开始萎缩,可能伴随口臭,牙缝渐渐变大。
3. 中期牙周炎:牙齿出现轻微松动,咀嚼无力,牙龈萎缩更明显。
4. 晚期牙周炎:牙齿明显松动移位,甚自行脱落,这时往往需要拔牙。
很多人觉得"大不了拔牙种牙",但问题没这么简单。研究表明,牙周细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:
-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
- 加重糖尿病病情
- 孕妇可能增加早产几率
- 影响呼吸道健康
1. 每天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3分钟,记得用牙线清洁牙缝。
2.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避免用力横刷损伤牙龈。
3. 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清除顽固牙结石。
4. 戒烟限酒,吸烟者牙周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3倍。
5.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,增强牙龈抵抗力。
6. 发现牙龈出血及时就医,别等小问题拖成大毛病。
根据病情轻重,医生会采取不同方案:
- 基础治疗:洗牙+龈下刮治,清除菌斑和结石
- 药物治疗:配合使用漱口水或局部用药
- 手术治疗:针对病例的手段
- 维护治疗:定期复查防止复发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A:洗牙只是清除本不该存在的牙结石,牙缝变大说明牙龈已经萎缩,越早治疗越能控制病情发展。
Q:治疗会很痛吗?
A:现在有治疗技术,配合表面麻醉,治疗过程可以做到基本无不适感。
Q:治疗后要注意什么?
A:治疗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不要吃过烫食物,按医嘱使用药物。
- 牙龈出血持续超过1周
- 牙龈红肿疼痛明显
- 牙齿松动影响咀嚼
- 牙龈萎缩露出牙根
- 口腔异味无法消除
牙齿健康不是小事,牙周病就像温水煮青蛙,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不可逆损伤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,才能保住吃饭的"本钱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