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收到粉丝私信:"想做牙齿矫正,但听说价格从几千到好几万都有,到底该怎么选?"今天就用我10年医美编辑的经验,给大家拆解正畸行业的真实情况。先划重点——矫正费用差别大,关键看这三个因素:矫正方式、牙齿难度和所在城市。
传统金属托槽还是性价比,医院普遍1.5-2.5万。但很多年轻人现在更倾向隐形矫正,像隐适美这类进口品牌全套要4-8万。有个冷知识:同样用隐适美,复杂病例可能要用到40副以上牙套,比简单贵30%左右。偷偷说个小窍门:3D数字化方案设计费可以试着和医生协商。
上周陪闺蜜去面诊就遇到坑——某机构报价2万8,签合同才发现不含保持器费用!大家一定要确认报价是否包含:初诊检查费、3D方案设计、每次复诊调整、保持器(少2副)、突况处理费。特别提醒:中途换医生可能要收20%服务费,这点很多合同里藏着。
医院优点是明码标价,副医师级别的金属托槽基本不超过3万。但排队3个月起步,复诊要请假。私立机构优势在于服务,很多能做付款,不过要留意是否捆绑消费。有个真实:杭州小姐在私立诊所做隐形矫正,被推销了2000元/支的"正畸专用漱口水",后来发现普通漱口水完全够用。
1. 不要轻信"一个月快速矫正",正规治疗周期少1年起
2. 牙周炎患者必须先治疗再矫正
3. 保留所有收费单据,有机构会临时加收拍片费
4. 隐形矫正吃饭要摘牙套,丢一副补做要500-800元
5. 矫正完成≠结束,保持器少要戴2年
现在很多机构推出"毕业季",7-9月学生凭能打8折。还有个冷门技巧:参加医院新技术临床观察项目,可能减免30%费用(要签知情同意书)。但我个人建议,与其追求,不如把预算放在选择的正畸医师上——毕竟是要戴一两年的"牙齿工程"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矫正70%靠医生技术,20%靠患者配合,10%才是器材选择。大家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留言,看到都会回复。下期准备做《30岁还能做矫正吗?大龄正畸必看指南》,想看的点赞告诉小编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