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总能看到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观察者,我发现很多人对牙周病存在误解,总以为"牙龈出血是小问题",结果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时才后悔莫及。
新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相当于10个人里就有8个半中招。但令人担忧的是,超过60%的患者在早期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。
女士就是典型。42岁的她一直觉得"牙龈出血是上火",直到门牙开始晃动才就医,检查发现已有牙槽骨吸收。"要早知道定期洗牙就能预防,我也不会遭这份罪了。"这样的遗憾每天都在口腔科上演。
牙周病初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:
- 刷牙时牙龈出血(不是用力过猛!)
- 牙龈颜色变深红或紫红
- 持续性口臭(不是吃大蒜那种)
- 牙齿有轻微松动感
- 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
口腔科张提醒:"当出现明显疼痛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建议发现个症状时就该就医检查。"
1. 基础护理三件套:
- 巴氏刷牙法(网上有视频教程)
- 牙线使用(每天少1次)
- 舌苔清洁(被90%的人忽略)
2. 护理不可少:
- 每年1-2次洗牙(不是美容项目!是治疗!)
- 牙周检查(建议每半年1次)
- 必要时做龈下刮治
3. 生活习惯要注意:
- 控制血糖(糖尿病患者风险高3倍)
- 戒烟(吸烟者患病风险提升5倍)
- 补钙(帮助牙槽骨保持密度)
误区1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
:牙缝本来就存在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。
误区2:"治疗一次就能"
: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像高血压一样要持续管理。
误区3:"只有老人才会得"
:临床发现20多岁患者越来越多,与不良生活习惯直接相关。
备孕女性:孕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建议孕前做牙周检查。
中老年人:牙龈萎缩后更要用牙间隙刷清洁牙根面。
正畸患者:矫正器更容易堆积菌斑,需要加强清洁。
记住,牙周健康不是小事。它关系到的不仅是牙齿存留,新研究发现,牙周病菌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现在花10分钟检查牙齿,未来可能省下10万种植牙费用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简单归咎于"上火"了,这很可能是牙齿在向你求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