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冰水突然"酸倒牙",吃个火锅牙龈肿得老高……这些场景您熟悉吗?很多人觉得牙疼忍忍就过去了,却不知道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藏在牙齿里的"隐形",教您如何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简单来说,牙齿就像一座小房子:外层的牙釉质是"外墙",中间的牙本质是"承重墙",里面的牙髓就是"水电系统"。当蛀牙、裂缝或外伤外墙,细菌就会长驱直入,终感染牙髓——这就是牙体牙髓病的由来。
常见症状特别会"伪装":初期可能只是冷热敏感,慢慢发展成自发疼痛,时连晚上都睡不着。更麻烦的是,有时疼痛会突然消失,让人误以为好了,实际上可能是牙髓已经坏死,感染正在向牙根扩散。
1. 甜食爱好者:蛋糕、奶茶中的糖分是细菌的"营养餐",吃完不及时清洁,20分钟就能形成酸性环境腐蚀牙齿。
2. 刷牙草率党:横着大力刷牙会磨损牙颈,刷牙时间不足30秒等于没刷。
3. 中老年人: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比牙冠更容易被蛀。
4. 有夜磨牙习惯的人:长期磨牙会导致牙齿出现微裂纹,成为细菌通道。
阶段:补牙救场 如果是浅龋或中龋,医生会清除腐质后用树脂补牙,整个过程就像"修补墙面",30分钟就能完成,花费大概在200-600元。
第二阶段:根管治疗 当感染波及牙髓,就需要"抽牙神经"(称根管治疗)。别被名字吓到,现在有麻醉技术,治疗时只会感觉牙龈轻微发胀。一般需要2-3次就诊,费用根据牙位在1000-3000元不等。
第三阶段:牙冠保护 做完根管的牙齿会变脆,建议装个全瓷冠保护,就像给房子加个"防盗门"。现在流行的二氧化锆全瓷冠既美观又结实,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,这几个小习惯能让您省下不少治疗费:
• 改用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,每次少2分钟。
• 牙线比牙签更管用:每天睡前用牙线清理牙缝,能减少30%的邻面龋。
• 半年洗一次牙:就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,洗牙能清除龈下结石,早期龋齿也能及时发现。
• 买个咬合垫:夜磨牙的人花300-500元定制软垫,既能保护牙齿还能质量。
误区一:"杀神经后牙齿就死了" 其实牙髓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营养,成年后牙齿的营养主要来自周围组织。规范治疗的牙齿依然能正常使用。
误区二:"根管治疗一次就能完" 复杂的根管需要分次消毒,强行一次完成反而容易复发感染。一般前牙1-2次,后牙2-3次是正常情况。
误区三:"牙疼停了就不用治" 疼痛消失可能是牙髓坏死,但细菌还在牙槽骨。临床上很多牙齿松动脱落,都是这样拖出来的。
后提醒大家:别等牙疼到受不了才看医生!每年花1小时做个口腔检查,可能就省去将来几周的痛苦。如果发现牙齿有黑线、冷热敏感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毕竟——牙好,胃口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