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咬出“血印子”?口气重到口罩都挡不住?别不当回事,这可能是牙周病在敲警钟!据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超八成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毁掉牙齿的“隐形”。
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就是“牙龈发炎”,殊不知它分为三个阶段:
1. 牙龈炎阶段: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是典型信号,此时及时治疗可完全。
2. 早期牙周炎:牙龈开始萎缩,牙齿缝隙变大,偶尔感觉牙齿“发飘”。
3. 重度牙周炎:牙齿松动、移位甚脱落,就像树根周围的土被掏空,再贵的种植牙也不如原装的好!
• 暴力刷牙:横向拉锯式刷牙会磨损牙齿,反而让牙龈受伤萎缩
• 用牙签剔牙:牙签戳伤牙龈还会让牙缝越来越大,牙线才是正解
• 吸烟熬夜:烟草中的直接损伤牙龈组织,熬夜会降低免疫力
• 假装没看见:出血不疼就不管?牙周病就像慢火煮青蛙,等有痛感往往晚了
1. 刷牙测试:用软毛牙刷轻刷牙龈边缘,观察是否出血
2. 口镜观察:用手机闪光灯+小镜子看牙龈颜色,健康牙龈呈淡粉色
3. 牙齿摇晃度:轻按牙齿检查是否有轻微晃动感
4. 口气检测:牙周病常伴随顽固性口臭,普通漱口水难以消除
【治疗】
• 超声波洁牙:每年1-2次,清除顽固牙结石(注意:不是普通洗牙!)
• 龈下刮治:针对中重度患者,清洁牙龈深处的菌斑
【居家护理】
• 选含“氯己定”的牙膏辅助抑菌(孕妇禁用)
• 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学起来
• 冲牙器辅助清洁大牙缝,但不能替代刷牙
误区1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→ 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,清洗后暴露真实情况
误区2:“老掉牙是自然现象”→ 健康牙齿可以陪伴终生,脱落多因牙周病
误区3:“治疗一次就能好”→ 慢性病需要定期复查维护
牙周病的可怕在于它的“温水煮青蛙”效应。下次看到刷牙时的粉色泡沫,别再自我安慰“上火”了。早筛查早干预,别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牙周探诊检查,毕竟——留住真牙,才是省钱的“美容投资”。
(温馨提示:个体情况差异大,本文仅为科普指导,具体治疗方案请到正规口腔机构面诊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