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碰到好几位顾客,都是等到牙齿松动才想起来看医生,结果检查发现是重度牙周炎,其中有位四十岁出头的大哥,半口牙已经保不住了。其实牙周病在咱们国内非常普遍,但很多人总觉得“牙疼不是病”,直到牙齿开始移位才后悔莫及。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生病了。就像大树周围的土壤流失,牙齿也会因为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而慢慢松动。常见的就是牙龈炎和牙周炎,刚开始可能只是刷牙出血,慢慢发展成口臭、牙龈肿痛,后牙齿就会一颗接一颗地离开你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牙周病是个“沉默的”。早期不痛不痒,等你感觉到明显不适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中度甚重度了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拖到晚期才治疗的原因。

如果你早上刷牙时牙膏泡沫里带血,或者吃苹果时留下血印,这已经是牙龈在发出求救信号了。其他像是牙龈颜色变深红、肿胀,口腔异味反复出现,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,这些都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。
更明显的症状包括吃东西使不上劲,感觉牙齿浮起来,甚牙齿自己就移位了。遇到这些情况,真的建议尽快找医生检查,千万别自己买点药应付了事。

主要的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——清洁不到位。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,慢慢形成牙结石,这些结石就像垃圾场一样滋养着细菌。
另外这几个生活习惯也会加重牙周问题:经常抽烟的人牙周病发病率比不抽烟的高出好几倍;晚上不刷牙就直接睡觉,等于给细菌开了个狂欢派对;还有长期熬夜、压力大的人,免疫力下降时牙周问题更容易爆发。
轻度牙龈炎通常通过洗牙就能改善,但如果是已经形成牙周袋的牙周炎,就需要做更深层的龈下刮治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牙周专科,的牙周医生会根据程度制定治疗方案。
需要提醒的是,治疗牙周病不像洗牙一次就能完成,通常需要进行,而且要定期复查维护。很多人治疗一次后就觉得万事大吉,结果没过半年又复发了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不需要花大价钱,关键是养成好习惯:每天认真刷牙两次,学会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。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,只要能坚持下来,就能避免大多数牙周问题。
特别是洗牙,很多人还存在误解,认为洗牙会把牙缝洗大。其实洗掉的是本该清理的牙结石,健康的牙齿之间本来就有缝隙,只是之前被结石填满了。
“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点凉茶就行”——这可能是普遍的误区了。牙龈出血的根本原因是牙龈炎症,需要的是清洁和治疗,不是降火。
“年纪大了牙齿自然会掉”——牙齿寿命应该和人的寿命一样长,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依然拥有一口好牙,关键就在于日常维护。
“牙周病治一次就够了”——牙周病是慢性病,就像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管理,定期维护才能保持稳定。

牙周健康关系到全身健康,已经有研究表明牙周病和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都有关联。保护好牙齿不仅是为了美观,更是为了生活质量。如果你已经发现牙周问题的苗头,建议尽早找正规医疗机构,别等到牙齿保不住了才后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