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去牙科诊所,医生总建议定期洗牙,但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:每天刷牙挺认真的,洗牙是不是智商税?今天我们就来洗牙那些事儿,看完包你不再纠结。
我有个朋友张姐,特别爱喝咖啡,每天雷打不动两杯。虽然她用电动牙刷刷三次牙,可近总感觉牙龈出血,牙齿表面还泛黄。去检查才发现,后牙缝里全是黑褐色的牙结石,连牙龈都退缩了。医生说:"刷牙再认真,也刷不掉已经形成的牙结石。"
没错,我们日常刷牙就像打扫房间,常规清洁能保持大体整洁,但墙角旮旯的顽固污垢,还得靠深度清洁。牙结石就是这样的存在——它由牙菌斑钙化形成,像水泥一样牢牢粘在牙齿上,不仅让口气变差,更是牙周病的罪魁祸首。
次洗牙的人多少有点紧张,其实整个过程很简单:
1. 先做个口腔检查,医生会拿小镜子帮你看看牙齿状况
2. 用超声波洁牙机头轻轻震动,把大块牙结石震碎
3. 精细抛光,去除色素沉着
4. 后上药护理,缓解牙龈敏感
整个流程大概30-40分钟,过程中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在可承受范围内。记得我同事小李次洗牙后说:"比想象中舒服多了,就像给牙齿做了个SPA。"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是: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。就像雪化了才发现地上有坑,不是铲雪造成的坑。
误区二:洗牙损伤牙釉质
正规医院的超声波洁牙机头工作原理是高频震动,不是切割打磨。医生操作下,对牙釉质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。
误区三:洗一次牙就一劳永逸
就像家里需要定期大扫除,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。吸烟、爱喝咖啡茶饮的人可以适当缩短周期。
• 备孕期的准妈妈: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炎
• 中老年人:牙周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
• 矫正牙齿的朋友:托槽周围更容易堆积食物残渣
• 有口臭困扰的人:80%口臭来自口腔内的细菌
阿姨就是典型,她总抱怨孙子不爱亲近她。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口腔异味,洗牙后情况明显改善,现在天天抢着带孙子玩。
刚洗完牙那两天,记得:
✓ 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
✓ 少吃容易染色的食物(比如咖喱、红酒)
✓ 改用软毛牙刷
✓ 学会正确使用牙线
其实维护口腔健康就像养车,定期保养才能避免大修。现在很多医院都有团购,一两百块就能做次清洁,比买支好牙膏都划算。
下次再听到洗牙建议时,别急着摇头。一口好牙不仅能让你吃嘛嘛香,更是年轻状态的加分项。毕竟,谁不想八十岁的时候还能嗑瓜子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