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刘今年56岁,右下后牙缺失三年,一直用左侧吃饭导致脸都歪了。上周女儿带他来诊所时,他懊悔地说:"早知就该早点来,现在嚼花生都费劲。"这样的我们每天都会遇到——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统计,35岁以上人群平均缺牙2.6颗,但近七选择拖延治疗。
很多人觉得少颗牙无所谓,其实危害远超想象。首先是邻牙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斜移位,北京医院口腔科临床数据显示,缺牙超过2年未修复者,邻牙位移发生率高达83%。其次是咀嚼功能退化,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前牙缺失会导致发音漏风,很多患者反映"说英语时S、Z音总发不准"。
隐蔽的危害在消化系统。研究发现,缺牙者胃病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.3倍。李阿姨就是典型,缺失3颗磨牙后长期囫囵吞枣,终查出慢性胃炎。
现在说到种牙,大家关心三个问题:疼不疼?能用多久?多少钱?实际现在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局麻下操作基本。广州大学口腔医院的临床跟踪显示,规范操作的种植牙10年存活率超过95%。
价格方面确实差异较大,从七八千到两万多不等。这个差价主要在于种植体品牌(进口与国产)、手术难易程度等因素。但要注意的是,价格过低可能存在使用劣质植体的风险。
很多老年人关心的假牙近年也有改进。新型的弹性基托假牙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,戴着吃饭不会有明显异物感。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接诊的张伯伯就反馈:"比老式假牙舒服多了,啃苹果都不成问题。"
固定桥修复虽然需要磨小邻牙,但对于某些特定病例仍是优选。现在有了更的数字化取模技术,原来需要跑三四次诊所,现在两次就能完成。
对于前牙缺损的年轻群体,现在有超薄瓷贴面这种"微创美容修复"。厚度仅0.3mm左右,像隐形眼镜片一样贴在牙面上,特别适合四环素牙、氟斑牙等情况。杭州某互联网公司总监女士做完后说:"客户见面再不会盯着我牙齿看了。"
但要注意,这种修复方式对口腔基础条件要求较高,需要先处理牙龈炎症等问题。
看缺牙位置:后牙优先考虑耐用性,前牙侧重美观。第二看年龄:年轻人建议选择长期方案,老年人可能更看重即刻功能。重要的是第三点——一定要找正规医疗机构,现在有些美容院违法开展口腔项目,风险极大。
后提醒大家,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,术后维护都关重要。就像买车需要保养,再好的修复体也需要定期复查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洁牙和检查,平时使用牙线、冲牙器等辅助清洁。毕竟,好的口腔修复不仅是功能,更是重建生活品质。